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一个疑问]关于比特率和采样率与位深的问题 整不明白

( 18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7
#1 22-1-20 20:32

[一个疑问]关于比特率和采样率与位深的问题 整不明白


我的音频现在是48000hz24bit的立体声。现在已知位深x采样率x声道数=比特率。得出结论需要2304kbps比特率才能记录下完整无损的音频。但是Cubase的视频导出功能稀烂,Premiere(PR)导出视频也只有AAC和MPEG两种有损的格式选择,最高也只能导出320kbpsAAC或448kbpsMPEG1的。是不是视频文件里的音频文件是无法做到无损的呢?如果是的话,那么如果我选择320kbpsAAC重新编码导出的话,比特率的差距接近7倍,按道理应该会发生相当严重的混叠才对?但是又为什么最后听起来却没有很大的差异呢?大佬们平时都是用什么软件来将配乐贴进视频里的呢?

7762
#2 22-1-20 20:43
cubase本身就不是给你做视频用的~~~~它的视频编码支持非常弱鸡。。。。

steinberg有另一个专门服务于影视配乐的平台叫nuendo~~~~~

或者你可以先用cubase 做音乐,贴合高清视频的时候专门去找另一个专业视频制作平台来进行。

17
#3 22-1-20 21:14
南宫浩 发表于 22-1-20 20:43
cubase本身就不是给你做视频用的~~~~它的视频编码支持非常弱鸡。。。。

steinberg有另一个专门服务于影 ...

我正有此意 现在就是发现PR似乎也是也不太行 在找我该用哪个视频制作平台来制作

841
#4 22-1-20 21:30
盛夏与雨之恋歌 发表于 22-1-20 21:14
我正有此意 现在就是发现PR似乎也是也不太行 在找我该用哪个视频制作平台来制作

看你什么标准了,简单的会声会影都可以做

334
#5 22-1-20 21:41
位深x采样率x声道数=比特率????? 你确定??

17
#6 22-1-20 21:51
我爱圆圆 发表于 22-1-20 21:41
位深x采样率x声道数=比特率????? 你确定??

在无损的音频压缩格式 如WAV里面应该都是这样的。好像有损压缩的格式并不适用,但是我并不太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17
#7 22-1-20 22:01
摇一摇 发表于 22-1-20 21:30
看你什么标准了,简单的会声会影都可以做

我希望音频和视频都能无损 当然就最好了。。。

107
#8 22-1-21 00:05
这些视频编码本身就是压缩的算法,真正无损的就是电影的dcp,全部以图片序列的方式存储,音频也是wav

334
#9 22-1-21 02:15
我觉得你这个公式,貌似有点不太对。     由于年代久远, 我记得好像是函数关系式。

334
#10 22-1-21 02:16
位深x采样率x声道数=比特率
我觉得你这个公式,貌似有点不太对。     由于年代久远, 我记得好像是函数关系式。

719
#11 22-1-21 03:22
视频不单可以加入pcm 1411.2码率还可以放入24bit 192khz的pcm
但不是普通编码软件转换,需要封装进去。

2629
#12 22-1-21 08:37
肯定不对呀~~~那个是流媒体的数啦,导视频就48khz 16bit

2182
#13 22-1-21 12:57
“位深x采样率x声道数=比特率”前提是无压缩的PCM

2182
#14 22-1-21 13:04
音频有损压缩的技术是建立在“心理声学模型”之上的,百科上一句话总结就是“心理声学模型是对人听感的统计性质的数学表述模型,它解释人各种听感的生理原理。”简而言之也就是利用人类的听觉特性,丢弃正常听力的人类听觉无法察觉的信息,做到信息量的压缩,高码率的有损压缩可以做到对于大多数正常听力的人类在“数据有损”前提下的“听觉无损(不包括听力超常的特异功能人群)”。

352
#15 22-1-21 16:02
1.采样率
  采样率的高低只跟音频的频率范围有关,理论上40khz的采样率就可以记录到20khz的频率信息了,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导致传统cd采用了44.1khz,影视音频采用了48khz,这两种都可以可以记录超过20khz的频率信息的。比如现在的一下监控设备等的音频只有16k,这就导致了,这些监控设备记录的音频最多到8khz,你用频谱仪看的话,8khz以上就是一片空白。

2.位深   

   位深只跟音频的电平有关, 8 bit   48 dB ,16bit 96dB ,24bit 144dB 。
也就是说 一个8bit的音频,想记录-49db的音频信号,是不可能的,记录成文件的时候会自动变成-48bd。

3.比特率(码率)  
   比特率是一个描述文件记录信息的数据大小跟时间的比值。也就是说 这个值越大,单位时间内,他记录的信息越多。可以理解为一张固定格子的纸,上面可以写的字的个数,有的纸张大,可以记录的多一些,有的小,记录的少一些。

4 压缩
  在不压缩的情况下,每个采样点的电平值都会被记录。这样做的好处是,编码简单,解码简单。对cpu的要求低,编解码的速度快。确定是,可能会有很多无用信息,比如音频前3秒都是空白的,但是任然会记录这些数据,再比如,前面只有一个钢琴和人声,主歌的时候,弹奏的也比较轻,这样的话15k以上的信息比较少,钢琴泛音列中间的空白频率段也都没有什么信息,但是呢,不压缩的情况下,这些信息也会被记录。
  无损压缩,无损压缩的话把所有的音频信息都保存下来,但是进行一定的压缩,减小文件的体积,节约硬盘空间,比如前面3s空白,16bit,48khz的采样率,48k*3=144k个采样点,不压缩要记录144k个-96db,但是我们可以压缩一下记录成-96(1-144k),这样我只用三个数值和几个符号,就代替了原本的144k个数据。数据量大大减小,但是获取的信息完全不变。
  有损压缩,通常有损压缩是固定码率(比特率)的,比如,mp3最多320kbps(你可以理解为一张纸上只能记录320k个字),那么他要尽可能的保留有用,或者或者说重要的信息,而那么不重要的就直接丢弃。这里损失的是不重要的信息,但是呢,大家通常也会说这样的音频“音质”没有无损的好。在讨论音频的技术规格的时候所说的音质,更多的是指的这个信息的还原度。跟你这个音频好不好听,是两码事。

早起网络流媒体的音频一般都是128k的mp3,大部分的普通人听不太出来128k的mp3跟无损pcm编码的wav有什么区别,当然耳朵比较挑的可能会听出来。即使是现在,各大音频平台的高品质模式,也就是一个320k的mp3而已。aac是一种比mp3更好的压缩编码,在同码率下,信号还原度比MP3更高。

也就是说在你看来320k的aac跟2304k的wav比完全是一个垃圾,但是他其实比现在大部分的音乐平台的高品质还要更好。
观众反应
:层主解释的非常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