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一个全世界都同步的惊人问题。

( 14 )
 
[收藏]

4141
#1 25-7-23 12:00

一个全世界都同步的惊人问题。

为什么凡是需要按压的乐器全世界都是用左手呢?右手不应该更加灵活吗?
例如吉他,琵琶,西塔琴,提琴,二胡

3227
#2 25-7-23 12:34
贾斯汀比伯就是右手按弦。
对称结构的琴直接换弦就可以给左撇子用,
非对称结构可以定制。

749
#3 25-7-23 13:27
以我弹吉他的经验,重要的不是右手更灵活,而是更有力,能更好地掌控拨弦的速度和力量。

另外你不知道有“左手琴”这个存在吗?专为左撇子准备的。就算没有左手琴,也可以像著名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那样用右手琴,反装琴弦来弹,自成独一无二的风格!

相同的脑回路,我倒是觉得全世界所有的键盘乐器都将高音键设置在右边,低音键设置在左边,才是对左撇子的不友好,还没法改装 本帖最后由 MusMonkey 于 25-7-23 13:53 编辑

3563
#4 25-7-23 13:51
力度控制和速度本来就是演奏水平很重要的指标

2459
#5 25-7-23 14:30
那么你试试用左手在吉他/琵琶上轮指看一下[:;P:][:;P:][:;P:]

4141
#6 25-7-23 18:23
ken_20 发表于 25-7-23 14:30
那么你试试用左手在吉他/琵琶上轮指看一下

你这么说意思就是右手比左手难咯?左手可是变化率非常高的,右手就一两个技能。

282
#7 25-7-23 18:49
AI回答
1. 核心原因:动作性质与手部分工
  • 右手更灵活,适合动态动作:右手作为大多数人的惯用手,确实更擅长快速、节奏性强和力量变化大的动作,比如:

    • 拨弦(吉他、琵琶、西塔琴):需要精确的节奏控制、力度变化和连续运动。
    • 拉弓(提琴、二胡):要求平稳的运弓轨迹、速度调整和细腻的音色表达。
      这些动作更“外向”,需要更大的活动范围和协调性,右手天生更胜任。

  • 左手按压,适合精细但静态的控制:按压弦的任务是固定弦的位置来改变音高,这需要:
    • 精确的位置控制:手指必须准确落在指板或品上,误差小(例如,吉他上差1毫米就可能走音)。
    • 相对稳定的姿势:按压时,手部动作较小,更多是手指独立移动,而不是整个手臂的大范围运动。
    • 力量需求:按压弦需要一定的指力来按住弦(尤其在钢弦吉他或硬木指板上),但这可以通过训练强化,而右手则保留给更复杂的动态任务。

    简单说,按压是“定位性”工作,右手是“执行性”工作。虽然左手不如右手灵活,但经过训练,左手也能发展出高度的精细控制(就像打字或弹钢琴,双手分工不同)。

2. 人体工程学:持琴姿势的自然性
  • 当乐器被持握时,设计考虑了人体自然姿势:

    • 例如,吉他或琵琶横抱在身前时,左手靠近指板,更容易进行小范围按压;右手则悬空或自由移动,适合拨弦。
    • 提琴家族(如小提琴)夹在左肩,左手在指板上滑动,右手拉弓——这种姿势下,右手的大动作更符合人体力学。
    • 二胡和西塔琴类似:乐器固定在身体上,左手按压,右手操作弓或拨片。

  • 如果反过来(右手按压、左手操作),对于右撇子来说,会感觉不自然:
    • 右手按压时,其灵活性可能“浪费”在静态任务上,而左手操作动态动作(如拉弓)可能不够流畅。
    • 历史实践证明,左手按压的布局在演奏高难度曲目时更高效,尤其在快速音阶或装饰音中。


3. 历史和文化传统
  • 起源和传播:许多弦乐器设计源于古代,并随着文化交流固定下来:

    • 欧洲传统(如提琴、吉他):受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影响,乐器制作师(多为右撇子)优化了右手的动态角色。类似地,古典吉他大师如塞戈维亚的演奏方式强化了这一标准。
    • 亚洲传统(如琵琶、二胡、西塔琴):中国琵琶源于波斯,二胡受中亚影响,西塔琴来自印度。这些乐器在演化中,也沿用了“左手按压、右手操作”的模式,可能因为丝绸之路的交流或共同的人体工学考量。

  • 标准化:19世纪以来,乐器制造和教学(如音乐学院体系)进一步标准化了这种分工,使左撇子演奏者也需要适应(尽管现代有定制左撇子乐器)。

4. 为什么右手“更灵活”却不是按压主力?
  • 您的直觉是对的——右手确实更灵活,但正因为如此,它被分配给更复杂的任务:

    • 拨弦或拉弓需要即时响应、节奏变化和情感表达(如吉他的轮指或提琴的颤弓),这比按压的“固定位置”更依赖灵活性。
    • 按压弦虽然需要精度,但更像“肌肉记忆”,通过练习可以自动化(例如,吉他手通过爬格子练习强化左手)。
    • 研究支持:运动科学显示,动态动作(如右手拨弦)更依赖小脑协调,而静态按压更依赖皮质层记忆——右手更适合前者。

5. 例外和变通
  • 这不是绝对规则:

    • 左撇子演奏者:有些人会定制“反手”乐器(如左撇子吉他),按压用右手,操作用左手。但这不常见,因为传统教学强调适应标准。
    • 某些乐器不同:例如,钢琴双手分工类似;一些打击乐器或管乐器没有明显的手部分工。
    • 文化例外:少数民族乐器可能不同,但您提到的例子(吉他、琵琶等)都遵循左手按压模式。

  • 如果您是左撇子,不要担心:许多左撇子音乐家(如吉米·亨德里克斯)成功适应了标准设计,甚至开发出独特技巧。

总结
总之,弦乐器中“左手按压、右手操作”的分工,是人体工学、历史传统和训练效率的共同结果:右手更灵活,被用于需要动态控制的核心动作(拨弦或拉弓),而左手则负责相对静态但精确的按压任务。这就像写字——右手主导,但左手也能通过练习变得熟练。如果您尝试学习这些乐器,初期左手可能觉得吃力,但几个月训练后就会改善。乐器设计是千百年来优化的产物,背后体现了人类对身体的智慧运用!


331
#8 25-7-23 20:30
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

4141
#9 25-7-23 22:27
朋WANG 发表于 25-7-23 20:30
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

我是说在信息匮乏的古代,是怎么做到全球的乐器都能统一用左手按弦的。

331
#10 25-7-23 23:07
这名字没人取 发表于 25-7-23 22:27
我是说在信息匮乏的古代,是怎么做到全球的乐器都能统一用左手按弦的。

这就像是在问,为什么自行车大多都是设计为用脚蹬,而不用手去按,因为人类的脚最容易操作,这是不用跨国界的交流都能得出的结论。人类拥有最基本的智慧灵感。
就算是信息匮乏,交流不便,人类基本的智慧和灵感,通过长时间的磨合试验,感觉这样做乐器最合理。这就是工匠到达一定程度都会指向一个相似的设计,这就是不约而同。
而且说回来,用右手按弦反过来弹琴的不一定都是左撇子,只是一个感觉习惯。
说的再深一点,关于创造新事物,人类会认为是自己想出来的发明,而不会去想想,有没有可能受到了某种指引才完成的发明创造,而自己不能分辨和洞察罢了。有了这个前提,一些东西该创造成什么样,不是很简单吗。

3227
#11 25-7-23 23:12
这名字没人取 发表于 25-7-23 22:27
我是说在信息匮乏的古代,是怎么做到全球的乐器都能统一用左手按弦的。

可能对右撇子来说,左手按弦右手弹拨,学习上最有效率,反过来效率会大打折扣。
所以利益驱使也会让制造商优先考虑右撇子吧,久而久之就是适合右撇子的琴最多,而左撇子的琴少。
另外可能还有一个因素。
左撇子更擅长逻辑思维,所以大多数都去搞科研,搞数学。搞艺术的恐怕不多。
右撇子更擅长抽象思维,因此右撇子搞艺术的人数比左撇子相对多一些。

749
#12 25-7-24 07:13
这名字没人取 发表于 25-7-23 18:23
你这么说意思就是右手比左手难咯?左手可是变化率非常高的,右手就一两个技能。

右手只有一两个技巧?你要真学过弹拨乐器就不会这么说了,右手技巧不比左手少,且很多比左手技巧重要。 本帖最后由 MusMonkey 于 25-7-24 07:26 编辑

835
#13 25-7-24 09:12
感觉就像是右手拿筷子还是左手拿筷子的问题,结论是都能弹。

735
#14 25-7-24 12:25
初学时(以及古代这种乐器发端时),难点肯定是拨弦和拉弓啊。

74
#15 25-7-24 14:01
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我弹了十几年吉他还真没有仔细深究过,哈哈哈!楼上那个AI回答真的质量很高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