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专业歌手唱歌会控制唇齿音的音量吗?

( 11 )
 
[收藏]

4082
#1 25-9-8 20:04

专业歌手唱歌会控制唇齿音的音量吗?

不会唱歌,只干制作跟后期
今天混音修人声时,有的歌手齿音跟爆破音明显,有的歌手不明显
搜了一下,发现这跟是否专业有一定程度关连

问题:专业歌手唱歌会控制唇齿音的音量吗?

chatGPT回答
专业歌手确实会刻意调节辅音唇齿音(如 b、p、f、v 等音)的强度与音量,以兼顾清晰度与音乐表现力。以下是一些原理和实践:

1. 歌手控制辅音清晰度与音量的重要性
  • 咬字清晰是基本功
    清晰的辅音(包含唇齿音)是确保歌词传达准确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到:「演唱时要将气与咬字同时完成,才能唱出结实而诚恳的歌声。」若辅音不明确,听者可能觉得声音「不肯定、虚弱」。


2. 共鸣腔体调节与发音器官控制有关
  • 发声与咬字器官配合
    唇、齿、舌、上颚、喉等器官协调,构成咬字的重要基础。例如,咬字过重可能导致破音或发声状态紊乱;有效方式是让嘴唇与口腔活动,而下巴尽量放松——甚至可以拳头抵住下巴练习,避免过度用力。
  • 共鸣机制影响音色与音量
    唇齿辅音的发音位置属于口腔共鸣的一部分。将口腔打开(如微笑提起笑肌,并让唇齿之间有动作),可以提升共鸣、气息稳定及声音明亮度。


3. 使用“说”引导“唱”改善辅音控制
  • “以说代唱”增强咬字清晰
    在某些声部训练中,尤其男中音演唱技巧中,强调通过“说”来引导“唱”,以改善咬字不清的问题。这说明辅音的控制是通过言语的自然感来训练的。


4. 控制气流与音量才是歌唱核心(间接影响辅音音量)
  • 调整气流避免紧绷
    控制气流和声带闭合状态会影响音量与发音的力度。比如,使用声道共鸣和调整第一共振峰(formant)与基频相匹配等方式,可以在不牺牲声音穿透力的前提下,减少气流和避免声带疲劳。虽然这主要是调节元音和整体音色,但整体气流控制也会间接影响辅音(如唇齿音)的力度。


总结一句话:
专业歌手确实会控制唇齿音的“音量”和“强度”,来确保清晰度、情感表达和声音美感。这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控制方式具体做法
咬字清晰训练平衡辅音力度,避免用力过度,如放松下巴、手扶下巴练习
口腔共鸣调整打开口腔、使用笑肌,提升共鸣亮度与气流控制
说唱结合练习用说话的自然语感引导演唱,增强辅音的自然表达
整体气流与音量调节利用声道共振与气流控制技巧确保发音清晰而不费力



deepseek 回答
控制唇齿音的音量是专业歌手必备的核心技巧之一,也是区分业余爱好者和专业歌手的一个重要标志。
唇齿音(如 /f/, /v/, /s/, /z/, /ʃ/(sh), /tʃ/(ch)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带来很多问题:
  • 破坏听感:过强的“嘶嘶”声(尤其是 /s/ 和 /ʃ/)会显得刺耳、廉价,让听众感到不适。
  • 掩盖旋律:强烈的齿音会掩盖住人声的主旋律和歌词的其他部分。
  • 录音灾难:在录音棚里,过重的唇齿音会让麦克风产生“喷麦”现象,并可能触发压缩器,导致人声动态不平衡,给后期混音师带来巨大的麻烦。

专业歌手是如何控制和处理唇齿音的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控制(最重要的部分)
这是歌手主动在演唱过程中进行的调整。
  • 气息控制:这是最根本的方法。通过调整气息的流速和力度,来减少气流对牙齿和嘴唇的冲击。不是用蛮力去唱,而是用更柔和、更集中的气流来发出辅音。这需要极深的呼吸功底。
  • 口型和舌位微调

    • 稍微改变舌尖的位置(比如将舌尖稍微后缩或下放,避开直接对准牙缝)可以显著改变气流出口的形状,从而减少高频能量的集中爆发。
    • 调整嘴唇的松紧度和形状,例如发 /f/ /v/ 时不必将下唇紧紧贴住上齿。

  • 元音化辅音:这是一种高级技巧,即将辅音稍微“元音化”,减少其爆破感和摩擦感,让其更平滑地过渡到后面的元音上,保证乐句的连贯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清楚,而是在清晰和柔和之间找到平衡。

2. 艺术选择(为什么有时又不控制?)
控制唇齿音并不等于完全消除它。唇齿音是咬字清晰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歌手会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情感需要,做出艺术性的选择:
  • 抒情慢歌:通常需要极致的柔和与连贯,唇齿音会控制得非常收敛、平滑,以营造温柔、深情的氛围。
  • 力量型歌曲(如摇滚、音乐剧):有时为了强调咬字、表达愤怒、激烈或戏剧性的情绪,歌手会有意保留甚至略微放大某些爆破音和唇齿音,以增加声音的冲击力和真实感。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表现手段。
  • 说唱或节奏布鲁斯(R&B):清晰的咬字至关重要,但同时又要求flow流畅。歌手会精确控制唇齿音的力度和节奏,使其成为节奏的一部分,既不会刺耳,又能保证每个字都听得清。

3. 与技术设备的配合
专业歌手非常了解麦克风的使用。
  • 麦克风角度:他们会通过练习,找到最适合自己齿音和喷麦问题的麦克风角度。常见的技巧是不要正对麦克风的振膜中心唱,而是稍微偏转一个角度(Off-Axis),让气流从侧面划过,而不是直接冲击振膜。
  • 防喷罩:无论是录音棚专业的防喷罩,还是现场演出麦克风自带的金属网罩,都是防止物理气流的第一道防线。但防喷罩无法消除唇齿音本身的高频能量,核心还是靠歌手的技术。

4. 后期处理的辅助
在录音制作中,即使歌手技术再好,也难免会有需要处理的地方。
  • De-Esser(齿音消除器):这是混音中专门用于平滑过度齿音的动态处理器。它可以智能地找到并降低“s”、“sh”等频段的音量。但这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前提是歌手提供的干声质量本身就要很高。如果原始录音齿音爆炸,再厉害的混音师也很难补救得不留痕迹。

总结
专业歌手不仅会控制唇齿音,而且能主动、精准、有艺术美感地控制它。
  • 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而是驯服。让唇齿音为己所用,该柔和时平滑如丝,该有力时清晰有力。
  • 控制的本质:是气息、共鸣、咬字等高阶发声技巧的综合体现,是多年专业训练的成果。
  • 控制的艺术:根据歌曲情感,做出恰到好处的选择,使演唱既清晰又不刺耳,既有力量又不失真。

所以,下次听歌时,可以特意关注一下优秀歌手在处理“四”、“是”、“说”、“爱”等字眼时的听感,你会发现他们的声音总是那么舒服又有力,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对唇齿音的精细控制。



4082
#2 25-9-8 20:21
De-Esser(齿音消除器):
这是混音中专门用于平滑过度齿音的动态处理器。
它可以智能地找到并降低“s”、“sh”等频段的音量。
但这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前提是歌手提供的干声质量本身就要很高。
如果原始录音齿音爆炸,再厉害的混音师也很难补救得不留痕迹。


要求比较高的人声录音
自己现在是手动剪切呼吸跟齿音片段后,手动调整大小声为主
Deesser辅助
DeEsser跟DeBreath都会降低声音质量,还是花时间手搓效果最好

翻唱跟一次性不讲究的录音,简单Deesser挂上完事

3245
#3 25-9-8 21:21
没毛病。
另外更重要的是口水音,呼吸声,都需要刻意练习加以改善。

256
#4 25-9-9 08:38
记得小时候某个动画片讲专业歌手可以嘴贴着蜡烛唱歌火苗不灭,说的就是对唇齿音跟爆破音的控制吧

3245
#5 25-9-9 09:19
bigspeaker 发表于 25-9-9 08:38
记得小时候某个动画片讲专业歌手可以嘴贴着蜡烛唱歌火苗不灭,说的就是对唇齿音跟爆破音的控制吧

这是气息的控制,快吸慢呼。

7018
#6 25-9-9 10:30
齿音这个东西我理解是从录音出来的专业名词,演唱的角度不是齿音,是声音的共鸣听起来够不够好。

268
#7 25-9-9 11:59
肯定要控制,我不是专业唱歌的,但以前跑步十公里,可以控制呼吸,不大喘气,后来在玩网络K歌时,能很好控制声音发音,就算靠很近话筒,不会有喷麦,呼吸声很大的说法,现在不锻炼了,呼吸控制就弱了,不过还是会比一般的人控制得要好

4462
#8 25-9-9 12:49
专业歌手在发音时懂得收着唱,字咬的准然后打开共鸣结合的好,每一句都能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标准做到字正腔圆,向内的功夫深。而非专业歌手咬字发音是乱的随意的,向外放的声音比例过大,而且共鸣控制不好,共鸣开的晚容易齿音重,共鸣开的早爆破感太强。

1020
#9 25-9-9 13:32
高手才能控制,一般的算了吧,能表达清楚都不错了。

45
#10 25-9-9 18:21
专业歌手一定要有控制的,唇舌齿控制这些都是基本功,好的歌手录出来齿音不用修,既清晰又自然还不刺耳,这也是功力。不管是唱歌、唱戏还是播音、配音,专不专业听气息听唇舌力度听齿音控制都能听出来,真就是一耳朵的事情。

1005
#11 25-9-9 19:01
这种事情问GPT,,,GPT说话跟放屁一样,,大家都知道。。。。。,楼主也是心大。你咋不问“怎么才能发大财”

我的感觉是,唱歌会注意咬字和发声。但唱的时候,齿音不会特别注意,不然就没法唱歌了。

齿音可以后期划线或者效果器,去除掉过多的齿音。


因为齿音是无法预判的,后期加了EQ和压缩,齿音会变化,一般会变大,但变多大是之前无法知道的。所以,得听到后才能知道该怎么做后面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忐中忑 于 25-9-9 19:06 编辑

192
#12 25-9-9 19:09
我从一个12年专业歌手与3年录音棚混音师的角度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先说结论——
我自己在作为歌手录音的时候,是不会花太多精力在控制齿音这件事上的——但是这不代表说齿音并不重要。
恰恰相反,齿音对于最终作品的听感影响非常大,这个我相信有制作经验的老师们都是认同的。
但是,齿音这个东西,其实是可以通过混音手段控制得比较完美的,
至少在影响听感的众多要素中,相比起音准、节奏、情绪、律动等等,齿音几乎可以算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进行【录音棚录音】这件事的时候,是不需要让歌手过多去注意齿音的。
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音准、节奏、情感、音色等事情上。
与此类似的事情,我曾经录过一位美声歌手,大概五六十岁,
ta在录音期间,一直在纠结自己的换气声,
ta总觉得自己的换气声听起来太明显了,在ta自己看来非常不专业
以至于正常录制断断续续,非常不连贯。
可是换气声明明是可以通过后期制作进行调整的,
歌手本不应该因为这种事情影响自己录制的心情才对。
关于齿音的事情其实也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监棚制作人或者歌手在录制的时候确实对齿音非常在意,
那就在监听轨挂一个DeEss插件然后听湿录干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