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兰克福老歌剧院听《图兰多》
3月29日一早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落了地,到了订好了的酒店,在办入住手续时,顺手在前台拿了张地图,先问清酒店的方位,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哪儿可以听到音乐会?
酒店老板手一指市中心的方位:这里就是老歌剧院,别的地方就不清楚了。
于是当天就拿着地图找过去了了,到了售票处拿了三四两个月的日程表,打开三月份的一看,都是德文,看不太懂,只是当晚和31号晚上都没有安排,30号晚上有一场名为RILKE-PROJEKT演出,德文说明是:Vertonte Texte von R.M.Rilke als erfolgreiches CD-Projekt,interpretiert von namhaften kunstlren wie Ben Becker u.v.a.实在不明白,不敢贸然行事。
回到房间躺下,再拿出四月的日程表看看,翻开第一页,便赫然写着四月一和三日的演出为普契尼的《图兰多》,演出的乐团和合唱团等,还是德文看不懂,指挥是Paolo Carignani,Audrey Stottler饰演图兰多,Carl Tanner饰演卡尔弗,Juanita Lascarro饰演柳儿,另外还有个叫Soon-Won Kang的(可能是中国人,也许是韩国人)饰演那个宣令的大臣。饰演铁木尔的叫Magnus Baldvinsson,砰、庞、彭的饰演者分别叫Jonhannes Martin Kranzle、Han-Jurgen Lazar和Peter Marsh。我这回出差来这里要呆到4月5号,正好可以看上一场!
一号傍晚,处理完公务,推辞掉应酬,六点钟就赶到附近的地铁站赶往歌剧院,上车前买了一个汉堡和一杯咖啡打发掉晚餐,心神不定地担心会不会买不到票了。到了售票处一问,票价有75、65、50、42、34、24和11七种档次,但只剩50和24、11这三种还有售了,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张50欧元的,然后就检票进场了,票面上以及走道的指示牌全是德文,我一路不停地用英语问人,才找到在二楼八排靠右的座位,坐下定睛一看,有点傻眼了:
眼前的舞台,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演出歌剧的镜框式的舞台,有幕布低垂,前方有个乐池的那种,而是完全敞开的那种音乐厅式的,后壁就是个硕大的管风琴,管风琴下面就是合唱团的阶梯座椅,然后前面就是交响乐团的座位,一直排到台口前一个指挥位的两边又摆了几张椅子象是给独唱者坐,二楼观众的座位从两侧一直延伸到后壁管风琴处,绝无再有舞台布景及演员演出的地方。这时合唱团和乐队已经开始进场,再等到指挥和几名独唱演员身着燕尾服和长裙上场,我算是明白了,这节目单上的一段话:“Konzertante Auffuhrung in italienischer Sprache”其意思应该就是指音乐会形式的歌剧演出,没有布景、没有化装、没有舞蹈和群众场面的演唱会。不禁心中有点暗暗叫苦,觉得这50欧元花得有点冤枉了。
很奇怪象这样的完全是音乐厅式的布局如何上演得了歌剧?后来查找到一些英文资料,才知道原来的老歌剧院在二战结束时完全成为废墟,现在这座建筑是战后重修的,在七十年代末又花费了两亿四千万马克作了大规模的修缮,只是作为音乐厅和会议中心使用,怪不得我看其内部的结构与装饰怎么也不象百年以前的建筑。
我的票是在楼上八排35座,正好在右侧中间过道旁边的一个座位,待指挥上场时,瞅见前面走道旁还有几个空位,正犹豫是不是往前坐一点,已经有巨大的身影从我身后掠过向前扑去,连忙起身跟着去,在第二排坐定。
第一次听这种形式演出的全本歌剧,发现有个好处,就是听者不会被布景呀道具呀分散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去了。相对于演出者来说,也容易放松,压力小,会更容易出彩,但也难说,也许有的歌唱者反而进不了剧中人物的状态。
当晚其他演唱者都很不错,只是唱卡尔弗的男高音Carl Tanner好象音量不够,老是被乐队的声音淹没,相比而言,Magnus Baldvinsson饰演的铁木尔都比他中气足许多。但全剧终后,他还是在众人的掌声中返场重唱了一遍《今夜无人入睡》。
前面说到二楼观众的座位从两侧一直延伸到后壁管风琴处,左侧的这片座位就安排了童声合唱队,一大群小孩子高低不齐服装不一,但声音着实漂亮。到第二幕皇帝出场时,扮演(演唱)者Michael McCown就站在二楼上这群小孩子旁边唱,倒是营造了一定的空间感。
而童声合唱队对面的二楼观众席则一直空在那里。第二幕结束后有一段休息时间(第一幕和第二幕是连着唱的),第三幕开始前我准备回到自己座位时,扭头看着那些空位,就问了一下领座员女士:“Excuse me,Can I sit there?”她微笑作答“Yes!”那个开心啊,连忙到那边的第一排坐下,一会乐队上场,我正好坐在低音提琴组的头顶后方,面前就是第一排木管乐组。有几个德国人见我坐这儿,也摸了过来坐在一起,可等第三幕一开始,大家可能都会有点后悔,因为只能看见独唱者的后脑勺了,一上来就是卡尔弗唱无人入睡,本来声音就不大,这下更听不见了。
演出结束后,依依不舍地往外走,走到门口时有人守在那里散传单,接过一看,眼睛又直了:瓦格纳《帕西发尔》,四月九日在法兰克福歌剧院上演!可惜我五号的机票就要回来了,听不成了。仔细研究这张纸片,算是明白了这里还有一座新歌剧院。五号上午,在去机场前一个多小时找了过去,原来就在美茵河畔,靠着欧洲中央银行大厦,一侧紧挨着法兰克福的新景点:欧元标志。照了张像后就匆匆回去取行李上机场了,不过我想以后还会来的,下次再见!
附上几张照片,都是我自己拍的:
1、 老歌剧院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