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MINI DISC)是Sony公司在1992年发表专为消费性音乐工业市场设计的一种非线性光碟储存媒体。他的直径为64mm,尺寸只是CD 激光唱片的一半,也不像CD那样,MD被组装在一个7cm X 7cm保护匣子中,这样一来可以方便用手拿取,也可以保护盘片免受震荡,灰尘,及挂伤。实际上就是2.5英寸的MO光盘,容量的140MB。SONY宣称可重复擦写高达100万次,因此在理论上他可以被称作永久性储存媒介!(我看也只有时间能证明了。。。。。。。。)一张MD唱片是乎碟片的容量可以容纳64、74、80分钟44.1Khz、立体声的音乐资讯,并可附加的字幕总容量为1700个字。
大家知道,一张CD碟片的容量约为650M,能储存74分钟左右的音乐资讯,而体积细小的MD则只有140M,何以可以储存与CD一样的音乐资讯呢?其实是由于MD采用了基于心理声学原理的音频译码压缩技术(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声学转换编码)简称ATRAC,对音乐的压缩倍率为CD的1/5,因此理论上由于采用了压缩算法,因此MD的音质是比不上非压缩音频CD的清纯的,不过幸好SONY也对这一问题下了一番工夫,首先专门针对人耳听觉能力的原理,利用人耳的心理声学特性在尽量不损害音质的情况下把人耳难以辨认的高频与低频信号部分忽略或减弱,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再者由于大部分可录MD机种都具有DAC,可以进行数模信号的转换,最新的更可把类比信号转换为24BIT,要分辩信号损失并非易事。因此实际上在音质上同样可以直逼CD~
音乐MD片有分两种,第一种是Premasted MD光频唱碟,在制造及使用上都很类似于CD,是本身已经灌录了音乐的,只能用于聆听,不可进行擦写和录入,挡板也仅在MD碟没有标签的一面盖住窗孔。另外一种是Recordable MD(可录式磁性光频唱碟),利用雷射光束和磁性来写如及记录信号,也被称之为磁-光技术,由于采用了magneto-optical(MO)技术所以可以反复擦录很多次,而与Premasted MD不同,他两面都有盖住窗孔的挡板,但无论属于哪种,他们都是利用雷射光束和光学拾音技术在播放时拾取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