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制作/创作 吉他 扩声技术 视频技术 作品展示 生活 信息 更多... | 音频应用专卖店

推荐一部电影《幸福终点站》

( 15 )
12
 
[收藏]
-  第 1 页  -

11572
#1 05-3-20 23:42

推荐一部电影《幸福终点站》

汤姆 汉克斯主演。

我有1000多部DVD,改天整理完目录后推荐一批个人喜欢的精品给大家。

942
#2 05-3-21 11:47
支持一下,有计划有目的的来提高精神生活!

2996
#3 05-3-21 12:20
这片子不错.TOM HANKS操着东欧口音的英语,展示优秀演技.制作很精良,生造了个机场大厅.不过泽塔-琼斯感觉有点弱,还不如那几个配角.可能是HANKS太强了的原因.听说中国要引进,如果配音,不知道语言怎么办.象阿甘正传里,阿甘的南方口音,翻译成中国话,无法感觉语言魅力.

3128
#4 05-3-21 14:48
就是那个在机场候机厅拍的戏吧,很好看,浪漫,幸福,我就喜欢这种欢喜的大结局……

29
#5 05-3-22 15:43
个人意见:

以汤姆汉克斯+斯匹尔伯格而言
真的不怎么样...

3541
#6 05-3-22 18:26
我前几个月已经在电影院看了,很不错阿!

1029
#7 05-3-22 21:15
片名:The Terminal
译名:幸福终点站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主演:汤姆·汉克斯Tom Hanks
   凯瑟琳·泽塔-琼斯Catherine Zeta-Jones
   斯坦利·塔奇Stanley Tucci
   迭戈·卢纳Diego Luna
类型:喜剧/浪漫 片长:128分钟
级别:PG-13级(粗口和毒品使用)
发行:梦工厂Dreamworks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4年6月18日
官方网站:www.theterminal-themovie.com


◆剧情◆

  来自东欧的维克多·纳沃斯基(汤姆·汉克斯),当初为了要躲避战火才离开祖国,但谁想到就他在前往美国的空中飞行过程中,他的家乡就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进退两难的维克多只能带着他那本来自一个不存在的国家的护照滞留在肯尼迪国际机场,因为不被允许踏入美国国土半步,他只能一直呆在机场的休息室里,等待着祖国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在这段在机场滞留的日子里,维克多一直在忍受着机场官员弗兰克·迪克逊(斯坦利·塔奇)的折磨,迪克逊把维克多视为晦气的象征,认为他是一个大麻烦,难以控制又想拼命解决。但这并未给维克多制造太多的烦恼,这位老兄自得其乐地在这样一个狭小的浓缩的物理空间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丰富的人生世界,发现这里每天经过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各自的人生悲喜,发现这里充满了慷慨与野心,荒唐与惊奇,身份与地位,循规蹈矩与意外奇遇。并且他还在这里与空姐艾米利亚(凯瑟琳·泽塔-琼斯)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最终,维克多在这个机场邂逅了美国的一切,也邂逅了属于他的幸福。


◆台前◆

  一部由五座奥斯卡奖得主(而且都是极有分量的最佳导演奖和演员奖)倾力打造的电影,会不会值得你去期待?

  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的得主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位天才导演既是美国电影的奇迹,又是票房的保证。斯皮尔伯格善于用电影制造梦幻,充满冒险与科幻色彩一直是他作品的一大特色,《大白鲨》、《E.T.》、《第三类接触》、《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还有《人工智能》,或惊险刺激,或感人至深。而人性主题的表现又是他电影的另外一个特质,《紫色》、《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都曾使我们受到深深地感动与震撼。
  历史上唯一连续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费城故事》、《阿甘正传》)的汤姆·汉克斯,不仅是名副其实的lady killer(《师奶杀手》),而且在从艺几十年中一直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喜欢与拥戴。《费城故事》中直面人生的安德鲁,《西雅图夜未眠》中专注神情的父亲,《阿甘正传》中憨直善良的阿甘,《阿波罗13》中的太空英雄弗洛尔,《拯救大兵瑞恩》中重情重义的上尉米勒。出道这么多年他塑造出形神逼真的各种人物形象,也成为观众心中名副其实的影帝。汤姆·汉克斯被誉为当代演技的活教科书,他扮演的阿甘甚至已经成为了美国精神的代名词。
  2003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颁给了在《芝加哥》中以热歌劲舞形象出现的凯瑟琳·泽塔-琼斯,这部影片不仅使歌舞片咸鱼翻身,还成就了凯瑟琳这样一位以往大家眼中的花瓶演员。出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小渔村的她虽然从小就擅长歌舞,爱好表演,但从艺道路并不算顺利。在参演了一些舞台剧与电视剧之后,虽小有名气,却无法星耀好莱坞,直到出演了《佐罗的面具》,一举成名,还与在好莱坞有着家族历史的迈克尔·道格拉斯结婚。如此看来,她的成名经历真的可以用麻雀变凤凰来形容了。其实美艳的凯瑟琳身上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优雅中透着性感,古典中带着热情。

  1998年,斯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联手打造了《拯救大兵瑞恩》,不但大获成功,还使斯皮尔伯格再次捧得一座小金人。从此二人开始了强强合作。2001年,斯皮尔伯格做制片,汉克斯做导演,二人再度合作在HBO推出电视剧集《兄弟连》,同样大获全胜,不仅观众的好评如潮,还使“演而优则导”的汉克斯捧回了艾美奖迷你剧集或电视电影最佳导演,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去年夏天,二人又联手迪卡普里奥,拍摄了人物传记片《逍遥法外》,再创高峰。影迷们更是将二人看作是像马丁·斯科西斯+罗伯特·德尼罗、黑泽明+三船敏郎这样的导演加演员的黄金搭档。
  而有趣的是,另一位参演的凯瑟琳·泽塔-琼斯当年也是因为引起斯皮尔伯格的注意才在其做监制的《佐罗的面具》中崭露头角,从此开始了好莱坞的星程的。如此看来,这次的铁三角中大家都是有过良好合作的故人啊。

◆幕后◆

  与《电话亭》、《泰坦尼克》、《最后一班地铁》一样,《幸福终点站》也是一部人物活动局限在一定空间内的电影。只不过,这次空间转换成了机场。机场在人们眼中往往是一个中转站,它是旅途的一部分,人们却不会在这里久留。机场也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随时都充满了相聚与分离,人们在这里初见与告别。谈到机场这个影片中极为重要的背景设置,导演斯皮尔伯格说“每一个人搭乘过飞机的人可能都会有过呆在机场的经历,我不知道是不是从某种程度来说,会有人在机场呆的时间比在飞机上呆的时间还要长。机场确实是一个大社会的微观缩影,这里可以用餐、购物,还可以和朋友会面”这里不仅有着机场的工作人员,还有着形形色色的旅客。在这里呆上几个小时可能没有什么,可是若要呆上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那就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了,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的前提。

  剧组人员称这部电影是完全虚构的,一个虚构的人物,来自一个虚构的国家。制片人说“这部电影是有关那些人们内心小小变化的瞬间的,这个人在这个小空间内遇到了不同的人,通过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留给他的印象是什么,所以这将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维克多的扮演者汤姆·汉克斯觉得这个人物“在这个机场感受到了最为直接的美国文化,包括不同的种族文化”。

  斯皮尔伯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某一些瞬间可能都会有一点像维克多,迷茫,不知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寻找。汤姆·汉克斯则认为,“维克多终于明白这个世界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前进的,对他来说,这个世界难以征服,但是他已经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一个好生活”。
◆花絮◆

  机场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的背景,为了给观众一个逼真的视觉效果,剧组清了200多个工人,花费了20个星期搭建了一个真正的建筑物。和一般的布景不同,这个布景是一个三层高的独立的建筑。钢铁支架,玻璃墙,还有60000多块真正的大理石铺成的地面。至于那些电线等小的零部件更都是做得巨细无遗了。
  机场的四个扶梯都是为拍摄这部电影专门制作的,而且机场的航班公告牌也是真家伙,上面的起落航班都是按照肯尼迪国际机场的航班来制作的。
  影片那真实的布景还包括了35家著名的企业,包括探索频道书店(Discovery Store)、雨果·波士(Hugo Boss)、斯沃琪(Swatch)、吉野家(Yoshinoya),当然还有星巴克(Starbucks)。并且象星巴克等一些食品店的员工都是真正的受训员工,而不是演员。这逼真的布景,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汤姆·汉克斯和凯瑟琳·泽塔-琼斯也都叹为观止。

[ Last edited by youngmelody on 2005-3-22 at 21:19 ]

2024
#8 05-3-25 00:30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凯用她自己的幸福换取了汤的入境.汤做了很多换取凯笑容的琐事,最终没能逃脱出电影中引用的那段拿破仑和约瑟芬的经典对话--宿命结局.
还有最后汤如愿找到最后一个jazz老泡儿的时候索取签名时,老者示意要演出先让他等一下,一开始看这儿也咯噔一下,好象一个受尽磨难的好人应该理所当然的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最后还是停顿了一下,不知道是否要渲染一下当时的气氛还是要特意突出一下他父亲到底是被何种音乐所吸引,反正这个小尾巴挺隔应的,回想前篇,这其实是凯的幸福"终点"站.
这部影片票房并不好,但凭汤的演技确实值得看.

11572
#9 05-3-25 03:17
主要是我当时看的时候感觉到比较感动。。。。所以才推荐给大家。

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是比较容易被感动,我现在几乎不去现场看球,就是因为进球时候很容易感动( 不是激动)。。。。

2482
#10 05-3-25 03:27
看过了..确实很不错..感动..

179
#11 05-3-25 13:50
我倒是觉得泽塔-琼斯表演到位,一个要求简单的空姐形象,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如Hanks的完父亲的梦想),只求找到一个安稳的归宿。由此电影里面各种人物组成的社会图景就立体起来了。

179
#12 05-3-25 13:52
Originally posted by TTMUSIC at 2005-3-25 03:17
主要是我当时看的时候感觉到比较感动。。。。所以才推荐给大家。

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是比较容易被感动,我现在几乎不去现场看球,就是因为进球时候很容易感动( 不是激动)。。。。

看过《第八日》没有?比利时、法国合拍,主角之一是一个真正的蒙古症患者,另外一个是40多岁的“成功”男士。看你会不会哭得一塌糊涂。

179
#13 05-3-25 13:57
Originally posted by youngmelody at 2005-3-22 21:15
机场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的背景,为了给观众一个逼真的视觉效果,剧组清了200多个工人,花费了20个星期搭建了一个真正的建筑物。和一般的布景不同,这个布景是一个三层高的独立的建筑。钢铁支架,玻璃墙,还有60000多块真正的大理石铺成的地面。至于那些电线等小的零部件更都是做得巨细无遗了。
  ……

这是我最佩服好莱坞体制的一点,有钱大家赚,拍一部电影,几乎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可以参与进来,增加就业机会。在这种体制下,“省钱”的确有点剥夺了别人的工作机会的味道,呵呵

1089
#14 05-3-27 01:03
可是我觉着这部片子真的淡得就如紫菜汤,看完以后和期望值还有一点点差距

1334
#15 05-3-28 02:02
沃斯基先生刚到机场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祖国正在发生政变,自己变成了没有国家的游民(好像东欧国家的人经常会处于没有祖国这种状况,那个南斯拉夫的片子叫地下的也是这样)无法进入美国,经过一番交涉之后,他只好在机场等待,这时候他环顾四周,我发现我比他还茫然。。。。。。
。。。。最后,在和美女凯瑟琳的“等待"各有结局之后,他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要得东西,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问他要去哪里,他说要回家,这时候我又不合时宜地替他茫然起来。。。。。
我本身对这片子没报什么被感动的期望,倒是被感动了。
突然想起来前两天看的那个感动中国,本身是抱着看一看的态度,结果结结实实的感动了一把,尤其那个徐本禹。。。。我操又跑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搜索